谈谈对新教材的思考

张丽霞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发挥教材优势和提高课堂效益能对教学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新教材在教师用书中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即单元教学目标,但单元目标是通过每一课时的教学达到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把单元目标分解和落实到课时,变单元目标教学为课时目标教学。搞好课时目标的设计与达标,是搞好课时目标教学的关键。
    一、课时目标的设计
         课时目标是本课时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目标的准确性。课时目标的确定应结合课时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
2.目标的具体性。在确定每课时的导学目标时,要避免笼统地讲培养学生具备某种能力,应把单元目标落实到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要求或某项技能上来。
        3.目标的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在表述上要尽量行为化,具有外显性和可见性,使师生双方都明确教什么、学什么和怎样教、怎样学。因此,教学目标必须用教学内容(知识点、能力培养点、智能开发点等)加上可以观察的行为动词来表述,如:“能听懂…读得准,能上口”,“正确地表达…的位置关系”和“比较流利地回答…”等。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具有了可操作性。
        4.目标的可测性。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要采取相应的方式加以检测,即教师使教学目标“题目化”,通过完成相应的题目,检查学生学习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二、课时目标的实现
        课时目标明确以后,师生的共同任务是力争在课内达标。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强化目标意识和训练意识。外部的教学目标只有在认知主体内部形成目标意识,变成主体的自觉需要,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教师教学心中有数,学生学习心中有底。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路子等方面客观上存在一种“规定性”,这些规定实际上是教好教材的必要条件。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在“运用中学习”,即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学习语言,逐步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和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训练意识,积极适应教材的规定性,才能主动地进行课堂训练,把握好达标的关键环节。如果目标意识和训练意识淡薄,即使有了明确的课时目标,也无法实现。
        2.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功能。目标是目的的具体化,有了明确的训练目标,训练就能有的放矢。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训练中担任的角色和应起的作用,根据目标正确导向。操练是练习的基础,练习是操练的提高。
3.根据课时目标,运用适当的训练方法。
按以下程序进行练习:①教师说,学生听。②教师问,学生答。③小组练习。有了前面的训练基础,教师可减少对学生的控制,让其中一个学生任意确定提问的对象,如果被问的同学答对了,就交换角色。教师适时加快问答的速度。这样,训练就由教师控制下的操练自然过渡到学生有一定自由度的练习,突出了训练的层次性。
       4.根据课时目标,把握好训练的进程。在课堂训练的过程中,训练方法的选用不是一次性的,训练的时间也不可能按事先的规定来分配。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训练内容的难易度和学生掌握的熟练程度,合理分配训练时间,掌握好训练的“火候”,把握好训练的进程,确保训练的高质量。如果训练的内容多,难度大,教师就要在操练上多花些时间,为下一步的练习打好基础。如果发现学生难于适应,训练出现困难时,就不妨让学生再多听几遍或多读几遍,待他们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再转入较高层次的训练。
      三、影响目标达成的几个重要因素
       影响目标达成的相关因素很多。下面几方面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1.目标导学要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相结合。新教材突出了以语言使用作为教学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学生则必须改进学习方法去适应教师的教法。在“教什么,怎样教”与“学什么,怎样学”的积极适应之中,促使学生养成学习新教材所需要的行为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初学阶段开口大声说话的习惯,根据教师的口令或手势快速反应的习惯,感知器官协调活动的习惯,听录音并大声跟读的习惯,朗读、背诵、听写的习惯,与训练伙伴课后操练的习惯,学了就用的习惯,独立预习的习惯,勤查字典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等。
2.目标导学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有利于“打好基础,减轻负担”是新教材的优势之一。新教材在词汇量和基础语法的项目上有所减少,对要求作了明确的层次区分(如词汇的“几会”要求,语法的理解、领会、掌握、运用等)。由于分层次要求符合外语学习的认知规律,这对于突出重点,打好基础,减轻学生的负担极为有利。由于教材内容有弹性,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也提供了相应的学习内容,便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是新教材的又一优势。新教材采用循环式的编排方法,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这就增加了语言的重现率,使学过的知识不断重现和不断得到强化,这有利于学生温故知新,高效地积累知识,不断扩大已形成的知识结构。新教材的教学通过开展各种交际活动,把语言形式与实际意义结合起来,使得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在交际活动中得以完成。
        3.目标导学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通过目标导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进行的各种交际活动,如“分角色表演”、“游戏”、“小比赛”等,构成了英语气氛浓,学习气氛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样的课堂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师生之间的距离近了,关系更融洽了;学生对学好外语的自信心增强了,畏惧感减轻了,心理负担也减少了。当学生取得成绩和进步时,将会常常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夸奖和赞许,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从而会产生更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良好的课堂环境,能更充分地发挥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推动作用,激发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望。逐步贴上图片或在幻灯片上加上图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问答练习。卧室内的实物可根据自己的要求摆设,然后请对方回答。这样既紧扣课本内容进行情景操练,学生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他们能提出的问题要比教师精心设计的多得多,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在实践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教法得当,学生就会对英语发生兴趣,充满信心。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轻松愉快的感觉在学生方面一定会唤起相应的热情,从而使师生的配合默契,富有成果。简言之,把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师绝不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他的任务是使学生养成一套新的言语习惯。教师应与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相一致,每次向学生示范新的言语习惯。然后,为了使每个新的语言习惯能够变成为学生所学到的言语举止的一个综合成分,就一定要让学生反复重复范型,只有范围广泛的和多种多样的指导性的实践才能把学生提高到习惯成自然地运用新语言的水平。
        在教师的正确指导和鼓励下,学生将会愉快地发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且逐渐会形成一种习惯。

 

鞍山市北星学校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1280*768 以上的分辨率浏览网站
办公地点:鞍山市立山区滨河街道西沙河社区